第(1/3)页 离开省城之前,陈景乐先把申请加入省书协的表格填了,发到官方指定邮箱。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审核通过。 像书协这样的群团机构,除了逢年过节给老干部们写写对联以外,平时清闲得很,审核都是很快的。 更别说谢教授那边还会帮忙打声招呼。 只要没问题,都会过审。一个省书协会员名额而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事实上确实很快。 在陈景乐获得“岭南杯”青年书法篆刻大赛入展提名的第一时间,省书协那边就给通过了。 因为负责这次省展的,就是省文联跟省书协的人。 就跟网络一样,你是白金之姿,还是扑街选手,在内行人眼里,一眼能看出来。 无论是这次省展的评委,还是说省书协的理事们,看到陈景乐的参展作品后,当即惊为天人。 这放到国展里都是顶级水平,居然来参加一个省展? 怎么想的? 鱼塘炸鱼么? “咦,这不是那谁?”看到落款,其中一位评委略显惊讶。 “谁?” “网上一个小有名气的书画艺术博主,只是没想到他是我们南东的。更没想到,他居然连省书协会员都不是。” “很正常,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加入书协美协。” 很多画廊选手就不会参展,人家都是走国外艺术路线,或者通过画廊工作室跟大拍卖行合作。 可比书协吃香多了。 不过若是想在国内发展,加入书协美协可以说是必然选择。 因为很多省展国展,都要求你有省级以上书协身份,才允许参加。 除非说对参展完全不感兴趣。 道出陈景乐来历的那位,语气略带羡慕:“人家现在一幅四尺整张的作品,能卖到五六万呢。西泠拍卖行有一幅他的画作,直接拍到了八万块,在互联网上,属于小有名气了。据说订单能排到好几个月后。” “润格费用居然这么高?!” “对啊,着实令人羡慕。关键是作品供不应求,甚至都有人开始模仿他的风格了,只能说人比人没法比。” 这润格费比很多省书协会长都要高了。 在座各位这么努力往上面挤,不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有头衔的加持后,能多卖点钱? 结果呢? 人家连省书协会员都不是,照样轻松超越他们。 只能说,时代确实不一样了,互联网的出现,让太多人吃到网络的红利,摆脱了原来的媒介桎梏。 虽说自古文人相轻,但那都是建立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 当看到对方比自己强太多的时候,又会是另一种态度。 差距太大,只能羡慕感叹。 在座各位虽然是比赛评委,然而自认是写不出来这种水平的字。 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是天堑!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继续说些酸溜溜的话,只会惹人耻笑。 大家还是比较要脸的。 “看推荐人,是南师大那边的谢教授,这是准备冲展拿名次?” “大概率是了,我们一个岭南杯,肯定不是别人的最终目标。” “那么应该是兰亭了。” “兰亭啊……” 说话的人咂咂嘴,语气感慨又心有不甘。 在座各位都是有过国展经验的,能入兰亭的也有不少,自然知道其中难度。 “您觉得他这水平,够得着兰亭奖么?” “入展肯定是没问题的,铜奖大概率有机会,再往上就不好说了。” 因为有些东西,你尽力了,你比别人好,但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懂的都懂。 这并非东大特色,而是全世界都这样。 除了实力外,你还得有资源运作。 就是不知道这位跟南师大那边,是什么关系。 如果是南师大的老师,那银奖应该是没问题,毕竟南师大人文社科这块还是挺有实力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