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登基事关江山社稷,独孤长信如此说,其孝心着实让人钦佩,但众臣仍劝说:“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为魏国江山社稷,您切不可意气用事!” 裕泰亦在他独孤长信脚边跪下,叩首道:“皇上骤然驾崩,殿下哀恸,但决不能依次誓言行事!殿下三思啊!” 独孤长信此时紧握高举的拳头落下,悲痛不能自已,声泪俱下的动情说道:“父皇之仇,乃我魏国大耻,本宫若不能雪耻,有何面目继承列祖列宗的基业?尔等不需再劝……本宫心意已决!不出六月,本宫定灭齐国!” 一国君主被那贼寇惊吓致死,的确是国家的奇耻大辱,而杀父之仇,更是不共戴天,独孤长信既如此坚定的要报仇,合情合理,众臣也无话再劝,剩下的就只是鼎立支持。 于是,就在这御书房内,魏国惠安帝二十四年腊月二十二日,魏太子独孤长信下诏宣布惠安帝驾崩,享年五十二岁,举国丧。 同日,魏太子悲恸,亲笔写下檄文,昭告天下,言明惠安帝之死,皆因齐国皇后手下侵扰,惊吓导致。为报父仇,魏太子将率十五万大军亲征齐国,如齐奉帝将皇后丁念拱手送上,魏国当即撤军。否则,魏国铁蹄势必踏平齐国,不报此仇,永不撤军。 正史记载,如同这檄文上说的一样,惠安帝是因为齐国皇后放纵手下侵扰受惊吓而死,因此独孤长信盛怒之下举兵伐齐。但齐国皇后从不承认此事,所以野史上就记载了许多传闻: 有的说,因为玄凰将军出身低贱,惠安帝一直不喜欢她,还阻止其于太子成亲,所以玄凰将军怀恨在心,在东游的路上设法将其杀死。有的说,是太子独孤长信嫌惠安帝碍手,所以下令给玄凰将军,让其死在东游的路上。这两个说法是后人从后来太子对青鸾的袒护之情中揣测得来。 还有人说,惠安帝是故意用自己的死,让玄凰将军背负罪名,不得嫁入福临殿。甚至有人说,惠安帝东游,生活奢靡,一路宠幸女子,半途累死的。但就是鲜少有人相信他是自然病死的。 众说纷纭,然而有一样是肯定的,那就是——因为惠安帝的死,魏国有了灭齐的绝好借口。 时辰一点点过去,如青鸾之前预料的,傍晚的时候,他们已经顺利的护送惠安帝的尸体回京。郦京上下皆穿缟素,太子带领官员跪于城门迎接,百姓跪于道旁,全城上下一片哀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