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没有身份的任务-《亮剑之敢死营》


    第(2/3)页

    这陈山河就不乐意了:“你要说谣言我就不认了啊!我都听说了,人家以前可是南京女校的高材生,配你一个燕京大学的毕业生,绰绰有余!咋就想不开呢!”没想到赵刚却不松口:“现在是打仗期间,天下未定,何以家为?”看看这双标的赵刚,陈山河乐了:“当初李云龙的事儿,找到你这个政委,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咱们八路军,并不是不近人情的,要是10年8年打不完这场仗,难道10年8年不让人结婚了?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是天下未定,何以家为?这不合理嘛!”旅长在一旁听的乐呵:“行了行了,赵刚,要是你觉得可以,那组织就了解了解这个南京女校出来的学生,如果背景过得去,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赵刚还想说点啥,但是旅长却不想在这些儿女情长的事情上耽误时间。

    三个人坐下之后,旅长这才正色的对陈山河说:“这一次来,其实是给你个任务,这个任务,电话里不好说,电报里也不好说,所以我亲自来说。”一听说任务需要旅长亲自上门说,陈山河的精神来了,他就说嘛,开飞机上天这样的小事,怎么可能要到旅长亲自来监督自己呢?

    这现在听说旅长有任务交代自己,终于感觉这一切合理了。就连赵刚都瞬间坐直了身子。

    “旅长,什么任务?”陈山河问道,要旅长亲自下来交代的任务肯定很重要,所以,他比较好奇到底是什么任务电话里不能说电报里也不能说。

    旅长缓缓说道。事情是这样的,今年河南大旱,旱到什么程度?其实从去年已经开始大旱了,从去年大多数地方已经绝收了。

    所以从去年开始,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吃树叶和树皮,甚至更多的时候是在吃土。

    或许说,不能说河南大旱,应该说北方地区,都在遭灾都有大旱。就连河北地界,也干旱的很,而且由于冈村宁次的破坏性扫荡,导致去年的秋收其实没收到多少粮食。

    今年春,河北某些根据地就遭遇了干旱和缺粮的困境。陈山河这边甚至陕北那边,大致上都解决了粮食问题,因为高产玉米的原因。

    但是被敌人包围的晋察冀根据地各部,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别说种子过不去,就算种子过去了,但是日军进行了破坏性的扫荡,地里的庄稼根本就长不大。

    所以很多根据地的军民,今年春的时候都要靠吃树叶来过日子。《树叶训令》就是出自这样的背景下。

    晋察冀军区所在的驻地,军民加起来共有几千人,老百姓和驻军都以采树叶为食。

    为不影响军民关系,军区司令部颁布了一道特殊训令:命令全区所有部队,将村庄周围15里以内的树叶,全部让给老百姓,部队到远离村庄处采摘树叶充饥。

    后来军区司令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部队所有伙食单位都不能在村庄附近采摘杨树叶、榆树叶,要把它留给群众吃。全边区部队严格执行这个训令,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训令下发以后,军区司令又专门召集负责给养供应的同志们开会。

    会上,军区司令聂帅说:“敌人连续‘扫荡’,部队的给养的确十分困难,西边的粮食运不过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晋察冀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困难。这些天,老乡们三五成群捋树叶、剥树皮,那些被饥饿折磨的孩子,骨瘦如柴的身子顶着一个大脑袋,背井离乡,沿村讨饭。可是,各村庄都闹饥荒,让他们到哪里去讨饭……”说到这,聂帅鼻子一酸,便说不下去了。

    好一会,他才继续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在困难时期我们要想方设法减轻人民的负担,部队不仅不能采摘树叶,还要利用战斗间隙,帮助人民搞好生产。军区机关要自己动手,节衣缩食。”《树叶训令》以布告的形式贴到了村庄周围,老百姓深受感动,一些群众甚至找到军区和边区政府,见到了军区司令聂帅,恳请他收回训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