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设计医疗仪器-《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3/3)页
当时让秘书咨询了一些医疗仪器供应商,发现一个全功能血液细胞分析仪需要5000多美元,一个笨重的心电图仪需要8000美金。
本来想好他自己设计,国内生产,没想到给忙忘了。
实际这些对于李国成太简单了,当时正在忙手头的工作,现在国内没有再下新任务,干脆设计一些国内急需的仪器仪表。
电话通知陈秘书购买市面上的各个厂商的全功能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心电图仪。
不到半天,就全部送到了李国成的专用实验室。
李国成首先对6种全功能血液细胞分析仪一一进行拆解扫描,结合他对人身体血液的理解,设计一款全新的全功能血液细胞分析仪。
抛弃有刷电机,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动力强劲,检测时几乎听不到噪音。
至于心电图机,不仅仅吸收几个厂商的设计优点,还根据自己对心脏的了解,设计三款心电图机,分别是常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机和便携式常规心点图机。
两种类型的医疗仪器,控制核心全部采用微控制器kt32f102m,嵌入一块液晶屏实时显示。对外接口分两类:485和以太网。
电路部分增加了安规和emc设计理念,确保设备不会影响到人身安全。
而这些理念都是80、90年代以后才会出现,早在轧钢厂实验室,就被李国成提了出来。但是直到他离开,轧钢厂没有人能够入门。
很多人把emc看成玄学,一听就懂,一用就懵。
emc(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并与其他设备共存的能力。
emc涉及到电磁场论、电力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领域,它是一门较为复杂的技术,需要考虑到电磁波的传播、干扰和抗扰能力等多个因素。
有些人对emc将其视为玄学,这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emc的技术原理过于复杂,而且常规方法难以保障产品的emc性能,因此难以理解。
但实际上,emc是一门科学技术,并不是玄学。emc涉及到许多电子设备的属性和特性,包括电磁场、电磁波等物理量的测量和分析,是一门硬实力的技术。
emc的研究诱因据说是一起山姆的宇航飞机爆炸事件。在90年代开始关注电磁兼容,直到现在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两类型的医疗设备外观,是按照后世常见的符合工业美学设计思路,直接开模。
两种类型的设备陆陆续续并行研发,整整持续了2个半月。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