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啊不对! 这位还不是个文臣出身,这是个医者出身! 右路军中,吴驹在点齐军队后,便随蒙骜坐镇的中军开赴,魁首近卫并不编入军队,只作为亲军护佑他左右。 就这样,三路合计二十五万大军,一连五天,每天行军四十里,十五里一饭,四十里一宿,在第五天,他们到了太原的东南。 与此同时,廉颇也早已得到了秦军倾巢而出的消息,点齐二十万大军出城迎战。 大军由南而出,从榆次方向东进,双方在广阔无垠的晋中盆地上寻找着决战的地点。 行军一日后,廉颇听着第一批赶回的斥候的探报,心中已经有了决策。 中军大帐中,廉颇点将,封了上将军、下将军及一众偏将、佐将,却始终不见提乐乘。 乐乘见状也不免心烦意乱。 却听廉颇忽然说道:“乐乘!” 乐乘愣了一秒,方才出列:“末将在!” 然而心中却是更愤怒了,重要的职务刚才都已经封完了,现在点他出来又能是如何呢? 却听廉颇说道:“我知道你昔年在燕国的长城外和东胡人作战,是通晓骑兵的,本将欲意让你领三万骑兵,绕到敌人身后偷袭敌军,你可以胜任吗?” 乐乘大喜,对廉颇的怨念瞬间消散:“末将定不负上将军期望!” 廉颇颔首:“本将知道你想为乐间报仇,但不可以家仇耽误国之大事,你可明白吗?” 乐乘定了定神:“末将明白!”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要记在心里!倘若你有抗命、误军之举,我定斩你!” “是!” 廉颇这才满意,给他下达了作战任务,叫他向东北急行军,想方设法绕到秦军身后。 可惜他赵国如今老一辈的蔺相如、许历、赵奢等才俊已经故去,新一辈还没能成长起来,军中缺乏既能带领大军又通晓骑兵之事的人,否则何至于叫乐乘担此重任。 实则他心目中赵国最通晓骑兵的人是李牧,廉颇这些时日研究李牧对外族的战斗,尤其是一锤定音的那几场,对他心中也颇为佩服,不过他和李牧涉及派系之争,况且以李牧的地位也不可能居于他麾下。 况且,谁都能看出来,廉颇和李牧这两个人如今正在暗暗较劲呢,又怎么可能用李牧或者李牧的人。 廉颇将李牧之事暂且抛诸脑后,起身说道: “秦军此时必然是奔着井陉,想袭扰井陉一线,这正合我意!传我将令,日行军三十里,我们以逸待劳,就在井陉外围等着秦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