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加冠之礼-《大唐之逍遥王》


    第(3/3)页

    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可以参加祭祀大典。三次加冠完成后人必须设酒宴招宾赞人。

    加冠程序非常的麻烦,一共分为十个程序:1。布席告祖、筮卜吉期;2。主人戒宾;3。礼馔於西塾;4。彻筮席;5。布加冠席;6。厥明告天;7。厥明告祖;8。东荣盥洗;9。陈献礼器;10。司礼就位于堂阶。

    众人纷纷侧目的原因并非是李渊有最小的儿子,而是李渊的幼子根本就没有到行“加冠之礼”的年龄,李逍遥乃是公元600年出生到现在为止也就是十四岁而已,按照礼制所传下来的他还只是处于舞勺之年,根本就没有到成年。

    族中长者纷纷反对李渊如此做,因为这样做完全违背了常理,根本就不愿意为李逍遥举行加冠仪式,但是李渊一意孤行一定要为自己的幼子举行加冠仪式,而且李渊根本就不解释原因,一些李氏中的长辈更是愤然离场,根本就不愿搭理李渊的无理请求。

    当初李渊提出要为自己加冠时,李逍遥一直不明白原因。虽然他是现代人的灵魂,可是也知道加冠之礼必须达到二十岁才可以,一直到李渊说出自己的一番理由以及同意让他在外重新开府时,他才真正的明白李渊的良苦用心,实际上就是在侧面的支持李逍遥的行动,只不过不愿意表达出来而已。

    再说李渊作为一族之长,他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因为他之前就已经猜到族中长辈不愿为李逍遥加冠,于是他决定亲自为李逍遥加冠,只不过李渊的父亲虽然早逝,但是在李氏族中还是有些长辈尚在人间,因此他才会通知一声。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李渊决定亲自为儿子加冠,他猜到李逍遥的心里,并且他看清楚大隋国势衰弱,一旦危机四起时,李渊根本就顾不得李逍遥的加冠仪式了,于是他才决定提前将成年之礼举行,只不过违背了礼制。

    李渊微笑地看着众人愤然离席而去,没有说过任何的话,也不曾多言只是笑而不语的默默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你们这些老顽固,根本就不懂得逍遥的本事,他日你们将会为今日的决定后悔终身。”

    李逍遥的加冠之礼的程序直接被李渊减去大半,只留下几项,缩短了时间。李逍遥最怕的就是麻烦事情,李渊作为李逍遥的父亲,他亲自为儿子加冠,只是简单地过过场就结束了,真正的目的就是希望李逍遥能够在外开府,自成一家。

    李渊明白李逍遥的本事到底多高,因为他知道李逍遥的师傅玄真子乃是当世神人,所以作为父亲的他只能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李逍遥的行动,而不是加以干涉阻拦。看似昏庸懦弱对自己妻子窦氏都有些害怕的李渊,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又果断地让人难以相信眼前的李渊是真的李渊,可是没有任何人的祝贺,只有李渊、窦氏、李逍遥三人就简单的将加冠之礼办完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