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163章 收复河东-《大唐之逍遥王》


    第(2/3)页

    屈突通叹息一声,道:“唉!……君素,我是力尽图穷才来的!若不是逼不得已,我也不会前来,毕竟你我一起共事有些时日,难道你的性格我还不知道,只不过现在的形势不同。如果真的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恐怕尧兄的性命不保!”

    他的一番好意在尧君素看来,就是想在李渊的面前表达自己的忠心,一旦自己真的投降了,到时候就可以得到李渊的封赏。一想此处,尧君素更是恼火不已,仍然不停屈突通的任何劝说,固执己见地说道:“我现在力量还未用尽,何必在多说!”

    屈突通见尧君素态度如此得坚定,也不再继续劝说了,无奈之下无只好退走。尧君素冷笑地望着屈突通的背影,阴狠地笑道:“想要我投降,下辈子,就算我尧君素战死杀场,也不会给你任何的建功立业的时机。屈突通,来日,我定当取你首级!李渊,你给我等着,哪怕我只剩下一兵一卒,我也会镇守河东,绝对不会让你将河东从我的手中夺走。”

    李渊见屈突通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知道劝降失败了,搞不好尧君素还大骂了屈突通一顿,否则屈突通绝对不会出现两眼失去昔日的光彩,面色苍白的模样。他急忙劝慰道:“屈将军不必如此介怀,你已经仁至义尽了!”

    “唐公……”屈突通垂头丧气地支支吾吾道。

    他根本就没有任何面目面见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军士。此次,他临危受命被李渊委派前去作为说客,没有完成任务是小,但是一起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就将死在李渊的大军铁骑之下。当初,屈突通认为仅凭镇守河东的军队能够阻挡住李渊的步伐,真正见识到太原军的军力之后,他才知道自己与尧君素只不过是坐井观天,小觑了李渊的义军。

    李渊知道镇守河东的尧君素与屈突通两人私交甚笃,又在一起共事多年,于是就派遣他前去当做说客。当时,李渊的想法很简单,能不动兵刃的,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收复河东,是最好不过了。而且,他也亲口答应,只要尧君素投降,绝对不会将他斩首,屈突通为了保住河东军士的性命,以及尧君素的项上人头,他才主动请缨前去劝说尧君素投降。

    尧君素认为屈突通投降于李渊,想要邀功,于是将他的好意拒之门外。无论屈突通如何劝说,他总是一意孤行的固执己见,态度异常地坚定,宁死不屈。屈突通回到自己的军中,空洞的眼神望着李渊,想要请求李渊饶恕尧君素的性命,可是这句话一直卡在喉咙出,始终没有说出口。李渊知道屈突通想要说什么,他却迟迟没有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李渊才真正的相信了屈突通是真实心意的归顺自己,于是他才劝慰屈突通放下心中的负担,然后将他安置在李世民的身边。

    李渊遥望着前方,睥睨四方地高声道:“进攻!”

    其实,他早就已经猜到屈突通不可能会真的献城投降,就在屈突通前往城中与尧君素交谈之时,李渊从长安城内出来,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攻城。随着屈突通的归降,长安城内鲜有反对自己的势力,唯有尧君素一人领兵镇守河东,拒绝李渊的招降,而且态度十分傲慢无礼。

    随着,李渊的一声令下,整个太原军以及攻占长安城内的守备军全部都被收编在一起。现在,李渊的兵力已经超过了起兵之日数万人,密密麻麻的整齐划一的列成方队,然后接二连三的攻击着城池。他早已将尧君素围的水泄不通,要让他上天不应下地无门,粮尽弹绝自己开城门投降自己。

    由于李渊出动了十几万大军,将城池被围攻得非常紧急,使得尧君素与外界的来往断了联系,根本就没有向外界取得支援。随着,隋炀帝的死,整个大隋国早已大势已去,只有寥寥数人还苦苦支撑着,尧君素焦急地来回踱步,李渊直接派兵将他团团围住,并且不断地攻击。

    尧君素知道按照这样的速度,不出一个月,城池必定被李渊攻破。他焦急地想着办法,能够与外界取得联系。如今,大隋国内唯有越王杨侗还有一些兵力,而且隋炀帝在世时对他甚是宠爱,于是他想将这边的战况告知于越王杨侗,并且请求他派兵支援,但是讯息必须传递出去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