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第229章 收复大凉-《大唐之逍遥王》
第(2/3)页
吏部尚书梁硕阴谋诡计甚多,确实有些真才实学,而且对李轨是忠心不二,却惨遭太子李仲琰等人的诬陷,李轨不察实情就直接将他毒杀,寒了朝中重臣以及跟随李轨一起打天下的将领的心,众人渐渐心怀疑惧,担心自己哪一天也被李轨所杀,明面上仍然听候李轨的命令,暗地里却是想要离开凉州城,在当时又有胡巫妄言:“天帝将派遣玉女从天而降!”
于是,大凉王李轨笃信胡人巫师所言,便招集兵士修筑楼台以候玉女降临,靡费钱财甚多。如果是在昌盛时期,修建筑台没有丝毫的影响。时逢年饥,凉州城百姓颗粒无收,以致发生人吃人之事,李轨却大肆挥霍钱财,致使大凉国库空虚。虽然,李轨将所有的财产以及物资全部拿出来,用以赈济,仍然不足供给,就商议开仓发粮,大臣曹珍也劝他这样做。
李轨不察实情将梁硕毒杀,失去了人心,众人无不心生猜疑,尤其是谢统师等人,他们是从前的隋官,内心更加的不附李轨,经常引进群胡,更是与胡人结为同盟,同舟共济,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排挤其用事旧臣,想因此事离散其众,便在朝堂上直言不讳的诘难曹珍,道:“百姓饿死者尽是老弱病残,都是一些不做任何事,毫无作用的人,壮勇之士终不为此困顿。况且仓储粮食要备意外之需,岂能胡乱施惠于弱小之人呢?仆射如想附合下情,就不是为国考虑了。”
大凉王李轨闻之,热泪盈眶地看着谢统师,觉得他为国为民,拍手称赞道:“爱卿所言甚是!”
于是,李轨采纳谢统师的意见,决定关仓而不发粮,使得百姓对他的为君不仁更是反感,他的部下大将更加怨恨,听信谗言,不为国家以及将领考虑,都想叛逃而去。那时候,安修仁之兄安兴贵任职在长安城,效忠于李渊,他毛遂自荐上表请去凉州招慰李轨。
唐高祖李渊皱着眉头,疑惑不解道:“李轨据有河西,连结吐谷浑、突厥,如今起兵讨伐已经在路上了,李轨必定得知朕将邓晓囚禁的消息了,单使去说能臣服他吗?”
安兴贵自信满满地回道:“李轨的确盛强,如果用逆顺祸福的道理开导他,应该听从;假如凭借险固而不服从的话,臣世代是凉州望族,了解其士民,而且修仁受到李轨信任,职掌枢密者有数十人,如等候嫌隙以谋图取事,没有不成功的。”
李渊沉思片刻,微微点头道:“就依爱卿之言!”
于是,唐高祖李渊快马加鞭的送安兴贵与秦王李世民的大军汇合,并且给秦王李世民口谕,决定先去说服于他。若是李轨不听从,再派兵讨伐,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安兴贵跟随着秦王李世民抵达凉州城,他自发奋勇地单枪匹马的一人进入凉州城,李世民的大军驻扎在百里之外,隐藏起来。李轨听闻安兴贵前来投奔自己,亲自出城迎接,并且授以左右卫大将军之职,闲暇之日李轨便询问安兴贵如何面对李唐大军的办法。
安兴贵自知前来是为了说服李轨归降大唐,他隐晦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根本就没有给李轨任何建议,反而宣扬大唐的强大,兴致勃勃地说道:“凉州僻远,财力不足,虽有雄兵十万,而土地不过千里,又无险固可守。还与戎狄接壤,戎狄心如豺狼,不与我们同族同类。如今唐家天子据有京师,略定中原,每攻必下,每战必胜,有天命护佑。如果举河西版图东归朝廷,虽是汉代窦融也不足与我们相比。”
李轨闻之默然不答,安兴贵的话中意思,李轨心知肚明,他知道安兴贵并非真心投奔自己,而是大唐王朝派来的说客,过了好一会儿,李轨旁敲侧击的说道:“从前吴王刘濞统率江左之兵时还称自己为东帝,我今据有河右,不能称为西帝吗?唐虽强大,能把我怎么样?你不要为唐引诱我了!”
安兴贵听出李轨想要谋害自己的心,他非常的害怕,佯装从容不迫地回道:“我私下听说富贵不居故乡,如穿绵绣衣服走夜路。如今全族子弟蒙受信任,怎敢怀有他心!”
“没有最好!”李轨深深地看了一眼安兴贵,缓缓地站起身来,淡然地说道:“时辰不早了,爱卿早些休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