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时,李世民已经朝许廉招手,许廉捧着一只红木托盘走至殿中,在群臣队伍边游走,只见那红木托盘中放着几根稻穗,每根稻穗上的稻谷都颗粒饱满,而且比一般稻谷要多上一倍不止,在场的群臣中有些人没怎么见过稻穗,自然不知这是什么意思,但看得懂的人见状纷纷震惊不已,大殿之上惊呼之声不绝于耳。 待许廉游走一周之后,李世民开怀笑问:“诸卿可瞧清楚了?” 这时,马周赶忙问:“陛下,这是何稻种,竟如此颗粒饱满,而且稻谷如此之多?” “此乃贞观水稻。”李世民眉飞色舞道,“此稻种乃去年科研寺卿李浩进献,朕去年特意命人试种,一直都未告知诸卿,诸卿可猜猜,这贞观水稻亩产几何?” 马周想了想,道:“微臣观此水稻必定高产,亩产当有四百五十斤之多!” 李世民笑着摇头:“少了。” 马周忙问:“五百斤?” “还是少了。”李世民得意之色更浓,他就喜欢看这些大臣没见过世面的惊讶样儿,超有成就感。 马周闻言震惊道:“难道这水稻亩产竟有五百五十斤?”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也懒得让他们再猜下去了,神采飞扬道:“朕来告诉你们吧,这贞观水稻,朕派人在不同的地方种了五亩,最高的一亩,产粮七百七十斤,最低的一亩,产粮六百八十斤。” 众臣闻言纷纷惊呼大叫起来,亩产七百斤的水稻,他们这辈子都没听说过,别说听过了,做梦都没敢想过,这是什么概念,现在就算岭南道那种最适合种水稻的地方,水稻亩产也就两百多斤,撑死都不会超过三百斤,这贞观水稻这么牛逼,亩产七百斤,产量翻了两三倍啊! “朕已做好打算,从今年开始,将此水稻推广全国,而剑南、江南、淮南、岭南四道最适种水稻,所以在此四道,必须大力推广,诸卿可有异议?” “皇上圣明!臣等无异议!”众臣齐声高呼,语气中满是兴奋之情。 “好了。”李世民摆手道,“献出如此高产水稻,李浩居功至高,此等大功,不得不赏,诸卿说说,该如何赏赐李浩?”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唉,又要赏赐李浩了,众臣心中各种羡慕嫉妒恨,李浩这小子年纪轻轻就连番受封赏,而且每次都是大封赏,这让他们不得不眼红啊,现在李世民抛出这样的问题,让他们很为难啊。 感觉今天这两章有点水耶,不对,我现在感觉不写阴谋诡计,不写坑人,不写打仗什么的,就像是在灌水一样,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原本是准备写闲人风格的,谁知道写着写着就变成这样了,我自己都震惊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