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弘又想了想,无奈摇头:“学生不知,还请恩师指点。” 李浩道:“首先,他推行的公有制国策并不是适合眼下的国情,咱们华夏儿女,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但华夏儿女也是人,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是为自己劳作,再苦再累,都能忍受,而一切都变为公有之后,比如,一个村子有一千人,你劳作的成果,只有一千分之一的成果是自己的,换做是你,你会乐意吗?” “当然不乐意。”李弘摇头。 “这也是大唐近两年来粮食产量越来越低的原因。”李浩淡然道,“农民都不努力种田了,收成又怎会提高。” 李弘想了想,忽然问道:“那换做是恩师,对于吐蕃和阿拔斯这两地的异族百姓,应该如何处理,才能让他们归顺。” “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李浩道,“有句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这两地的异族之民虽然入了唐籍,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性一时间是无法更改的,而若是急功近利,强行去改变他们,得到的自然是他们的反抗。” 李弘若有所思,缓缓点头。 李浩继续说道:“流求和琼南,在二十多年前,是有原住民的,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我们大唐格格不入,流求这边的有些原住民,十分讨厌唐人,经常与我们唐人发生冲突。” “这件事学生听崔大人说过。”李弘道,“是恩师以区域自治之法,加上恩威并施的手段制住了他们,经过这二十多年,他们已经彻底被我们同化了。” 李浩道:“没错,弘儿你要记住,区域自治这个方法,是收服异族之民的绝佳之法,虽然一时半会难以看到成效,但过个一两代人,你会发现,那些异族之名已经被同化了,当然,如果有些异族之民太过桀骜猖狂,也不妨给他们点手段,敲打一番,恩威并施,定能奏效。” “学生受教了。”李弘点头,由衷叹服,“跟在先生身边,当真有学不完的东西。” 李浩淡然一笑,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看似复杂,其实一点都不复杂,但有两点很重要,第一,一切以江山社稷为重,以民为重,太宗皇帝做到了,所以即便他的上位手段不怎么光彩,但如今也是被万民称颂,名垂青史。” 李弘很认真地点头,太宗爷爷,是他最敬佩的人之一,另外一个,就是眼前的这位,自己的恩师,虽然李浩并未教他一个字,但却教会了他无数的道理和治国良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