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师傅赠宝,吴优下山。-《蜀道英雄传》


    第(1/3)页

    三师兄一炷香时辰飞奔到云顶观大殿。只见众师兄弟都在大殿里焦急等候。

    “师傅,师傅呢?”吴优放下驭风大声问道。

    “师傅在后山禅坐,我等没敢禀告”有师弟答道。

    “我去请师傅他老人家出来”吴优说着就要直奔后山。

    这时大师兄韩啸一把抓住吴优右臂说道:“三师弟且慢,师傅禅坐不能被打扰,不然会被杖责的,我们还是再等等吧。”

    “不能在等了,再等下去驭风就没救了,杖责就杖责,救驭风要紧”,吴优焦急万分回道。并甩开大师兄手臂,直奔后山伏羲洞。

    云顶观后山有一片雪竹。雪竹丛中一条小道直通后山崖边,离崖边十几丈有一个石洞,洞口两边杵着两颗苍松,足有水桶般粗,俨然像两个门神一样立在洞口。

    洞口上方用小篆刻着“伏羲洞”。相传是伏羲大帝当年在此参悟过八卦的地方。洞内有洞泉一眼,正所谓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泉水清澈,但深不见底,饮之甘甜可口,沁人心脾。

    洞泉真人也不知何年何月找到云顶观这个道场在此修行,也不知何年何月被称为洞泉真人。师兄弟们前些年还好奇的问过他老人家,但师傅一直不作答,时间久了也就没有师兄弟问了。

    云顶山没有禁地,后山更不是禁地。每逢双日众弟子就会轮流到洞内打水到观内,供观里众人平日使用。

    但逢初一,十五洞泉真人就要在此禅坐。早年就定下规矩,初一,十五任何人不得到后山扰他禅坐,如有人冒犯,不论长幼,杖责三十,在洞内面壁三天。

    而今日,今日刚好是十五。

    不要半刻吴优已奔到洞口。

    “扑通”一声,吴优在地上叩了三个大礼,而后朝洞内大喊到:“师傅在上,徒儿有事禀报,白鹤驭风,不知何故受了箭伤,此刻危在旦夕,请师傅老人家出洞医治,徒儿冒犯恩师甘愿受罚。”

    除了吴优的回音,许久洞内没有动静。

    “请师傅您老人家出洞,救救驭风”“请师傅您老人家出洞,救救驭风”。吴优焦急的再次朝洞内喊道。

    “孽徒,自打你上我云顶山,不知我山门规矩么?”洞内穿出师傅浑厚的声音,震的雪竹竹叶“哗哗”作响。

    “徒儿哪敢忘师傅教诲,更不敢忘我山门规矩,只是驭风命悬一线,请师傅出洞救命,万万不敢再耽误,徒儿才斗胆闯后山,徒儿定甘愿受罚”吴优答道。并一直朝洞内叩首,一口气已有二三十个。

    此时从洞内飘来一阵轻风,一个白影瞬间闪到吴优面前。

    只见此人,身长七尺,着素白道袍,腰系九凤墨缎带,头嵌鎏金玉龙簪,褐发如瀑,手持拂尘,仙风道骨。这边是云顶观观主,吴优恩师,洞泉真人是也。

    “师傅开恩,请救救驭风”吴优看着恩师出洞,脸上漏出笑容,他知道师傅出洞,白鹤就有救了,哪怕受惩罚也值得。

    “起来吧,受罚的是事等会再说,先回大殿”。言语间洞泉真人已经离开吴优数丈远。吴优也不敢懈怠,从地上爬起紧紧跟着师傅直奔大殿。

    这时天色早已暗下来,云顶观大殿上也被师兄弟们张上明灯。

    众弟子和长空在大殿上都围着痛苦的驭风着急的等着。

    真人进了大殿,众人避让,不等众弟子分说,真人来到驭风跟前。细细看看驭风伤势。说道:“韩啸,庭羽把驭风驾到后堂,其他人退下”。

    众人从命,唯有吴优在大殿来回踱步,焦急的等着。

    约半柱香功夫,两位师兄出后堂出来,吴优赶紧迎上去问道:“二位师兄驭风怎么样?”

    韩啸答道:“三师弟,师傅已经给驭风取下箭矢,清理完伤口,上了草药,还给服了一颗“九转还阳丹”,师傅说无大碍。三日内必将痊愈。”

    “甚好,甚好,师傅不亏是神人”。吴优喜出望外,顿时像孩童一般。

    “三师弟,师傅有命,鉴于你救死心切,免去杖责之罚,但要你从明日起在伏羲洞面壁三日,抄写《道德经》一百遍”。大师兄吞吞吐吐的说道。

    “多谢神父开恩,我谨遵师命,甘愿受罚”吴优的答道。

    “三师弟,你飞崖冒险救驭风,又不顾杖责,面壁之苦,闯后山请师傅,我刚才跟大师兄也给你求情不得,实在羞愧难当”。二师兄刘庭羽红着脸低声说道。

    “二位师兄不要自责,只要驭风没事这点苦不算什么,明日起我要面壁,累了一天我们还是早点休息吧。”

    三兄弟寒暄片刻,便各自回寝房去了。

    三日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