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最愚蠢的决定-《复明反清》


    第(3/3)页

    其实这一切都归功于鳌拜。鳌拜深知李翔的能力,为了让他更好的为自己效力,已经为李翔铺好路了。他知道李翔的字是无法在殿试里过关的,所以不可能位列三甲,考上状元、探花或者榜眼。

    李翔淘汰是必然的,他将会进入复考,也就是考取二甲“进士出身”,鳌拜过问不了鼎甲,二甲却毫无问题,哪怕李翔在二甲一字不写,也能考上“进士出身”,接着安排官职给他步步提升的机会。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千算万算算不到因为李翔的睡觉,康熙在第一时间看了李翔的答卷,而是深受震撼,亲点他为状元。

    这下鳌拜坐不住了,翰林院修撰能够近距离接触康熙,万一李翔在接触中受到了拉拢或者什么,对他大是不利。他还做不到完全的相信李翔,所以索性表示李翔才干无双,提议直接将李翔安排到工部任职,让他跳过翰林院,担任实干官员。

    这样鳌拜满意,康熙却不干了,工部尚书济世是鳌拜的第一心腹,第一智囊,让李翔在他手下任职,岂不是将人才往鳌拜身上推?

    他觉得李翔来京师不久,虽然跟鳌拜走得近,但彼此之前并没有来往,还是能够争取过来的,可不想放弃,灵机一动,索性就升了李翔一阶,让他担任虞衡清吏司员外郎。

    虞衡清吏司虽然隶属工部,但它是负责制作火枪火炮等军用器械的地方。鳌拜一党大多都是满人,喜欢骑射,看不起火枪火炮,通常都是无视这个部门。因为制作火枪火炮离不开西方的技术,少不了洋人传教士的支持,这个部门与钦天监关系极佳。康熙又喜欢从钦天监的传教士这里学习西方文化,一来二往,虞衡清吏司表面隶属工部,但实际却属于一个跟康熙走的很近的独立部门。

    康熙将李翔安排在虞衡清吏司在他看来正是一举两得,即堵住了鳌拜的嘴,又拉拢了李翔,两全其美。

    他甚至为此沾沾自喜,但却不知,他做了一个一生中最最愚蠢的决定……

    这个决定,为大清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