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真正的大儒-《复明反清》


    第(2/3)页

    蔡启僔、孙在丰一脸谦逊。

    李翔却是一脸的诧异,想不到反清反了一辈子的顾炎武,竟然会对他们这些为清朝效力的人那么客气。

    其实李翔完全误解顾炎武这个人了,就如很多人一样,以为顾炎武这一类人都是那类死忠明朝的大儒书生,愿意为灭亡多年的明朝,奉献一身。

    事实上完全不然。

    顾炎武并不是愚忠,反而他的思想,非常的开明。开明到他敢于正式面对一个王朝的兴衰,而不是傻傻的愚忠一个朝代,傻傻的一意孤行,将梦想当作现实。在明灭以后,顾炎武不仅仅一心反清,还一直在思考着明朝为什么会被灭。

    有人说是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实际上这只是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关键。因为小冰河时期是全球范围性的,并非仅仅针对明朝这一个国家。当时的日本、朝鲜、女真,西藏乃至于印度等国都面临这个气候的困恼,但他们都没有如明朝一样,天下大乱,以致灭国。

    真正造成明朝灭亡的原因很简单,便如汉唐宋一样,盛极必衰,这是历史必然的道理。

    明朝后期的制度已经使得官员腐烂到了骨子里,百姓民不聊生,无以为继。要不然李自成、张献忠这类人也不至于,振臂一呼,天下人争先响应。

    顾炎武曾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这句话被梁启超简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这句话值得深究的,顾炎武说的不是国家,而是天下。他的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真正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

    意思是保卫国家的人应该是那些君王那些大臣那些吃着山珍海味的富人干的事情,正是因为有国家在,君才是君,臣才是臣,富人才是富人,若国家不存,君将不是君,臣将不是臣,富人将不是富人。所以保卫一个国家,是这些君王、臣子以及享受到国家待遇的富人应该做的事情。换一句话就是说,如果国家无道,百姓生活不能为计,吃饭穿衣都成问题,享受不到这个国家的好处,凭什么要百姓为这种国家而付出?

    后一句话,点中了问题的关键。结合前一句话正是百姓没有必要为了国家而付出一切,但作为一个在这个时代生存的人,保护天下,保护自己的利益,却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