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互利结盟-《复明反清》


    第(3/3)页

    李定国觉得复国有望,出师广东,他神威盖世,一路攻城拔寨破梧州,克开建和德庆,打的野战称雄的清兵,瞧见李字军旗就缩头,改打防御战。晋王军至肇庆,却丝毫不见郑军动向。当时清兵大股部队来援,李定国不得不被迫撤退。他退兵后并不气垒,再三派使者前往厦门同郑成功联络,最终决定由李定国出广西走陆路,郑成功经潮惠由水路,并力进取广东。

    为了这一战,李定国聚集全部主力,由广西柳州出兵入粤,出横州,经广东灵山取廉州府,下高州、雷州。广东各处义师群起响应。平、靖二藩与境内清兵,见是李定国,即便拥兵十万,也不敢一战,龟缩待援。

    与李定国一心报国,郑成功在此事上却存了私心,因为各种缘由,患得患失,空言应付。以至于长驱直入的晋王军让清兵围困,李定国更因突染重病不能随军,南明那方面孙可望又加快夺权的脚步,将永历帝控制起来。

    在外郑成功援兵不至,在内李定国又患病在身,后方大本营还起了夺权争斗。

    战无不胜的晋王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激战四天四夜,全线溃退。

    这一战李定国麾下的精锐损失大半,再也不复与十万八旗劲旅死战,令的野战称雄的清兵不敢野战的雄风。

    因此对于郑成功,西军上下大部分将领是异常厌恶的。

    在得知李定国惨败,郑成功个人对此也深感后悔,陈近南、郑经这些人便是知道此事,所以对于李翔才格外的关照,不然怎么可能赠岛送民,给他一块立足的据点。

    李翔听了这一番经过,方才明白,难怪郑经待他如此,原来另有心思。

    不过现在他也做不到责怪 郑成功,也许他当时存有私心,或者他另有考虑,但事情已经发生,郑成功已经病逝,他的功,他的过,自有后人来断,怪他有什么意义?

    只是如此一来,就要重新考虑了,究竟要不要将虎踞山的兵悄悄调来台湾。

    PS:嘿嘿,看到有论坛里有书友说钓鱼岛,其实二代一开始也有这念头,但查了查资料,发现钓鱼岛是无人岛,岛上淡水极少,不适合人居住的,只能放弃,可惜啊!

    新书上架,求书友支持,,求首订!

    求月票……(未完待续……RQ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