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试验-《大唐富家翁》
第(2/3)页
铜管是造出来来了,几种铜锡配比的铜管都经过打磨光滑,秦轩就开始进行试射。
配置好火药,又制作了一些铅弹,秦轩就钻进地下室里进行试射,这个铜管长三十公分,这个也是制作短火枪的铜管,铜管直径三厘米,内孔径一厘米。
秦轩也不懂枪械的口径是怎么算的,只好就这样称呼,然后就是固定好铜管,装填火药和铅弹,在铜管正前面二十米处立一个木牌,点燃药捻,秦轩飞快的躲进了边上的掩体里,秦轩可不想在试射火枪中牺牲或者受伤。
“嘭”的一声巨响,一股淡淡的青烟冒了出来,秦轩跑出来看看铜管,还好,没有炸膛,又去看看木靶,铅弹嵌在上面,没有能击穿木靶。
这个木靶厚度大约在三厘米,看样子这个火药装填的还是少了,因为第一次试射,秦轩没敢装填太多的火药,估计也就铜管内一点五厘米压实的火药,装多了怕一开始就炸膛。
秦轩清理了铜管里的杂质,这次火药装填的是两厘米,压实后装填铅弹试射,这次还是没有爆膛,铅弹也是深深的嵌进了木靶,,还是没有击穿。
秦轩想要的是只要能在二十米的距离内击穿这个木靶,就能保证这个火枪的威力,一般的人体就可以随便杀死,这个火枪毕竟枪管短,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错了。
秦轩继续加大火药用量,增加到四厘米时,铜管终于爆膛了,一个是火药多,还有一个就是铜管的锡的用量不够。
秦轩换上铜锡比例是八比一的铜管继续试射,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装填四厘米火药终于把木靶射穿。
秦轩然后就是其余几个铜管的试射,最终还是铜锡七比三的铜管最结实,火药增加到六厘米也没有爆膛,而且很轻易的就洞穿了木靶。
秦轩没有在增加火药的用量,只是不停的试射,看看这个铜管能经受住多少次射击也不爆膛。
经过十多次的射击,铜管烫的吓人,只有给铜管降温,继续试射,有个现象秦轩发现了,就是铜管越热,铅弹越难装填,最后必须降温,铅弹才可以勉强装入铜管。
看到这样的问题,秦轩才想起青铜和水一样,是冷涨热缩,只是一时忘记了这个原理,
这样的原理,对于火枪来说是好事,枪管发热,气密性就好,射出的铅弹才会更远。
但是也不能过热,过热的枪管可能或引燃火药,毕竟是散装火药,不是铜质的子弹。
太热了就必须给枪管降温,要不装填铅弹很困难,目前秦轩制作的只是一个铜管,一旦实验成功,秦轩可以改造火枪。
虽然暂时没有办法造出和前世一样的子弹,关键是子弹的底火和弹簧问题。
但是秦轩可以制造子母铳,子铳是装火药的,提前准备很多个子铳,这样就可以简单很多。
子铳就是一个不带弹头的子弹,提前装填好火药,使用时直接把子铳塞入枪管里就可以,可以是后装枪,和秦轩前世的三八大盖的步枪是一个原理,用枪栓推进和封闭枪管。
秦轩通过最后的试射,铜和锡的比例在七比三或到八比二之间,是最适合做火枪或者火炮的。
而且这个比例的铜也很坚硬,同时延展性也最好,锡的比例再提高的话,就会变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