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风云动荡-《大唐富家翁》


    第(3/3)页

    李隆基要在主要的位置上,都换上能听自己话的人,李林甫是这样的人,牛仙客也是。

    牛仙客是个名臣,做事绝对使人放心,而且能很好的执行上司的意思,并且可以一丝不苟的去完成,为人忠厚,注重礼节,工作勤勉、兢兢业业、清廉不贪腐、是一个不错的臣子。

    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几十年从一个小小的县吏做到工部尚书、同中书mén下三品,位居宰铺的位置,的确不容易。

    张九龄反对牛仙客做宰辅,并不是对他的人品有质疑,是对牛仙客的能力质疑,守成、没有开拓的眼光、没有大局观,这些事张九龄反对的原因。

    牛仙客这些缺点难道唐玄宗会不知道,而且听咸宜公主说,去年,牛仙客带信安王李玮任朔方行军大总管,继任者崔希逸到任后,见到河西积仓库盈满,器械jing劲,就上报朝廷,唐玄宗派人去查,果真如此,牛仙客在河西节度使任上,厉行节约,积蓄财物,充实河西力量,政绩十分可观。

    这样一个能干的臣子,不提拔怎么能行,所以就有了牛仙客任宰辅这个提议。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唐玄宗并不绝对相信下面报上来的事情,还要专mén去查,不过既然是要提拔一个人来任宰辅,这个考察是很有必要的。

    几人调查,不可能只是去看崔希逸上报的材料真实否,自认还要调查人品以及全方面的内容,牛仙客没有在朝廷内任职的经历,这一点也是张九龄ji励反对的原因,那就是大局观不够。

    这点问题,唐玄宗不可能考虑不到,对于用人者方面,唐玄宗可以说是很有经验,姚崇、宋璟、韩休、宇文融、张九龄,这无一不是唐朝名相或者能臣,说起治国,唐玄宗可能不行,但是知人善任还是很有眼光。

    虽然牛仙客此时的年纪已经过了huā甲,但是完全还可以在朝廷里任一年工部尚书在提宰辅另,唐朝没有宰相这称呼,以中书令、shì中、尚书令为称呼,等同于宰相,此处以宰相称呼,为了方便大家能直观的理解职位大小,这样缓一步未尝不可。

    从这点来看,唐玄宗这么积极的提拔牛仙客,本意不是看中他的能力,何况牛仙客所做的都是一个在任之官该做的事情。唐玄宗看中了牛仙客的老实,能不打折扣的执行命令,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一个天子,如此积极的做一件并不是十分完美事情,必定有原由,张九龄是什么样的人,唐玄宗很清楚,如果单单是为了废太子而踢开张九龄,完全可以不需要这么做,给太子栽赃一下,对于擅长搞宫斗的李隆基是小菜一碟。

    要知道,李隆基登基前可是经历了至大小七次宫斗,依此为:

    705年1月,张柬之等五王发动政变,bi退武后,李显复辟;

    707年7月,李重俊发动政变,杀了武三思一伙;

    710年6月,韦后母nv政变,毒死李显,韦后称制;

    710年6月,李旦、太平、李隆基政变,消灭韦后一伙,李旦再登皇位;

    710年7月,李显次子李重福在洛阳叛luàn、企图称帝,随即失败;

    713年7月,太平公主准备发动兵变、废除李隆基;

    713年7月,李隆基政变,消灭太平势力,彻底掌握皇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