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角逐【求订阅】-《大唐富家翁》


    第(3/3)页

    秦轩知道这些事情,但是不能和咸宜说,这可是打破别人的希望,没有比这更残忍的事情了,宁愿咸宜一直蒙在鼓里,叫李隆基自己去戳破这个事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其实做皇上的应该很讨厌臣子们催着立太子,虽然祖制如此,但是目前皇上在位,好像早早的立了太子,就是象在催促皇上早死一般,没人会喜欢,虽然事实不是这样,但是大多人都会这么想。

    立太子的作用不就是怕皇上万一意外驾崩,不至于是朝廷陷入无主主政的尴尬境地,这也就是说有了太子,也不怕你皇上驾崩了,你死了,马上太子就可以接替,我们这些大臣不至于陷入困境。

    皇上虽然不说,但是这个和催着皇上早死没什么两样,所以李隆基对于立太子的事情根本就不上心,历史上立李亨为太子是李隆基很随意的事情,根本就没有考虑李亨是不是最佳人选。

    历史也证明了李亨的懦弱和无用,被宫廷政变给惊吓而死,要多窝囊有多窝囊,在位仅仅六年,唐王朝的衰败,和他也有直接的关系。

    “那该怎么办?总不至于这样一直拖着”

    “目前说这些估计已经晚了,皇上有可能已经决定了太子的人选”

    秦轩说道,现在都是四月了,自己记得应该就是在这个月,李隆基听从了高力士的规劝,决定了太子的人选。

    “不可能吧,父皇好像是也一时难以决断,不会这么快就决定吧?”

    “其实这个事情说难也不难,只要按照祖制来执行,没有人可以反对不是吗?决定这个事情要不了多少时间的”

    “你是说立长不立幼?”

    “没错,目前皇上在位,身体很好,谁做太子对皇上来说都一样,如果按照祖制,就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口,当然,如果真是这个结果,也只能说是你们逼皇上下了这个决断的?

    秦轩说道,所谓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如此,诸多臣子角逐太子之位,背后都有一个自认为合适的人选,正是因为如此,李隆基才难以决断而被迫选择”立长不立幼“这个方式。

    秦轩知道,目前的李玙不占一点优势,首先李亨的母亲杨氏是贵嫔,宫中的地位比李瑛的母亲赵丽妃还要低。

    唐朝以前是一后三夫人,唐朝时后宫是一后四妃九嫔制,相当于一后四夫人九妾制,虽然李亨的母亲是贵嫔,但是地位在四妃之后的妾室。

    李亨的母亲是弘农杨氏,和武则天的母亲属于一个家族,杨氏入当时的皇太子李隆基的东宫,封为良媛。

    当时太平公主掌权,对皇太子李隆基很是猜忌,而东宫中又有许多太平公主的眼线,使的东宫中人心惶惶。

    后来杨良媛怀孕,太子李隆基畏惧太平公主的威势,于是密谋张说要将此胎堕去。之后李隆基在亲自煎药时,梦见神人覆鼎,李隆基醒后告知张说,张说赞为吉梦:“天命也”,于是杨良媛得以平安产子,也就是之后的肃宗李亨

    也许是杨氏怀着李亨时受到惊吓,李亨的性格也是胆小怕事,李隆基对于李亨并不是多么喜欢,从历史上后来李亨做了太子后李隆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

    安禄山进宫,碰到太子李亨,连理都不理,不要说行臣子之礼了,就这样,李隆基连批评安禄山的话都没有,可见李亨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