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计划【求订阅】-《大唐富家翁》
第(2/3)页
“比如种植榨油作物的区域,鼓励部分商人建榨油作坊,或者以镇为一个最终点,建立榨油作坊,方便百姓就近买卖,其他的也是如此,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嗯,这个不错,是该走一步看三步,长远计划,逐步展开,静远你应该来司农寺才对,这里应该更能发挥你的作用”
“秦大哥,你怎么懂这么多?”
“呵呵,伯父高看我了,出出主意我还可以,让我负责具体事宜,会搞的一团糟的,瑶儿想懂的多,那就多观察多学习就可以,不懂的多问,积累多了,自然懂的就多了”
秦轩笑着说道,自己的这些知识可是多数来自前世,很多事情具体该怎么去做,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前世时国家实施的很多农业政策也是经过很多摸索才总结出来的经验。
比如选择区域种植合适的作物,西北地区少雨多干旱,日照时间长,适合种植棉花,中原地区多平原适合大面积种植小麦,南方地区多雨水力资源丰富,适合种植稻米,这些在前世合适,目前的大唐,受交通的限制,只能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来进行。
这所有的目的就是增加百姓的收入,百姓富裕了,国家才能富裕,如果国家富裕,百姓穷苦,那是早晚要出问题的。
“静远,你说的这些计划,不是叫我们帮你出主意,是你帮我们出谋划策啊,朝廷出资高价收购百姓粮食只是短期的行为,不可长久如此,不解决这个问题是不行的”
“伯父说的是,我家乡的一句俗语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嗯?这句前后一样,有什么说法?”
“不是的,后面那个鱼是多个水字旁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给别人送鱼,不如教会他如何捕鱼,送鱼只能解决一时问题,教会捕鱼的方法确可以解决一世的问题”
“呵呵,这俗语精辟,说的好”
“我也是借用而已,伯父可知目前大唐有多少口,可耕种的土地有多少?”
“这个我可刚好知道,州府三百二十有八,县千五百七十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应受田一千四百四十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顷,这是今年才公布出来的统计数,静远有何用?”
“用来计算一下,需要多少粮田可以满足四千八百万人的口粮,四千八百万口,就算五千万口,大约需要三千万亩粮田即可满足全大唐的口粮”
“如何才需要如此少田亩?一千四百多万顷的耕种土地也有十四万万亩左右,土地每年增量不大,按你的算法,大唐早应该不缺粮了”
“伯父,我是按照种植高产良种的土地来算的,高产良种亩产在百石左右,土地有优劣,就算按亩产五十石算,也就最多需要六千万亩,当然前提是所有土地都种植高产良种,这个大约需要五年左右就可以达到,大唐如此多的田地,拿出一半用来种植粮食,所产粮也足够所有百姓口粮,但是为了保险,种植经济作物,大约需要三成的田亩,也就是四万万亩就可以了”
秦轩说道,自己算的每人每天的口粮用的是两斤,应该是足足够吃,以前出产粮食不够百姓口粮的原因主要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在田租过高,大量田产被个人占有,生产力低下等几个因素。
在现有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田亩产量是最好的办法,大力推广高产良种,淘汰以前的种子,在实施高产良种的地区开始逐步实施经济作物的混种,一步步完成多元化种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