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冬祭-《大唐富家翁》


    第(3/3)页

    秦轩愕然,这个张颖是什么眼神,虽然他是皇上,但是和英武沾不上边吧,如果是二十多年前这么说倒是可以,现在这快六十岁的人了,能和英武扯的上关系?

    秦轩微笑着没跟着人群喊什么万岁,现在的李隆基算是在他执政的最辉煌的时候了,自己也做了不少事情,不知能不能将这个辉煌持续下去。

    从心里说,自己真的希望大唐就这么辉煌下去,不希望看到动荡,可是事情也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使大唐变得更强。

    突然秦轩觉得自己就这站着,也不跟着大家欢呼有点突兀,而且那些暗卫们还不时的看看自己,眼神有点奇怪,看样子自己还是没有完全融入这个时代。

    个人崇拜这个东西是没法用言语说的清楚的,这个好不好?不用说肯定是有好处的,对于李隆基来说,这会让他更好的治理这个国家,如果当百姓不崇拜你了,说明你做的不够好。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也不好,他会叫李隆基飘飘然,会被这些崇拜冲昏了头脑,历史上的李隆基不就是如此吗?大唐的昌盛不是在他执政的时期开始走向了衰落。

    迎风招展的旌旗,整齐的仪仗队缓缓的朝着圜丘走去,秦轩在前行的队伍里看到了李琬和不少皇子,但是没有见到李瑁,李瑁还在惠妃娘娘的坟前守陵吧,应该去看看他,抛去他王子的身份,也算是自己不错的朋友,就定在明天去吧,秦轩暗想到。

    前行的仪仗队到了圜丘的边上,此时圜丘之上已经摆好了祭祀的用品,祭祀的对象其实就是神灵,《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最高神职“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在人类的早期,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

    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这些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

    人类对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觉梦境,也是难以理解的。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后其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的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由此便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祭祀,祭祀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都成了祭祀的对象,要祭祀神灵,就需要有祭品。

    神灵也是需要吃饭穿衣的,于是就有了祭品食物、锦帛,有吃有喝,当然神灵也有七情六欲,就有了人祭,这个在商代是很常见的事情,一直到秦朝是还有人祭这个习俗。

    祭祀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焚烧、坑埋、沉水、灌注等等,河伯的故事就是典型沉水祭祀。

    最早时祭祀的地点也有很多,山巅、平地、河边、树下等等随意一个地方都可以举行祭祀,现在的圜丘就是其中的一种,《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用于祭祀,现在唐朝使用的祭祀场所一般就是祭坛、宗庙、泰山之巅,这其中坟墓的祭拜也属于一种祭祀地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