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上奏-《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第(3/3)页

    这一次这三种新型农作物收成了不少,一共十四家世家都有种植呢。

    每家一千亩地,加在一起,也有一万四千亩地了。

    今年收获的农物,在整个平安县境内推广,都是绰绰有余。

    甚至周边县的一些村子,都能买到一些种粮。

    而县衙卖出的种粮价格,仅仅比收购价高出一成。

    价格已经算是十分低廉。

    并且县衙不仅仅出售种粮,同时还会有配套的种植技巧分发下去。

    然后由各乡镇组织培训,明年县衙会对所有乡镇进行考核。

    若哪个乡镇耕种不善,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那么将会问责下去。

    在贾环的主持之下,三种农作物的种粮,很快便是分发了下去。

    而接下来,贾环便是将收集来的三种新型农作物的亩产量,适宜种植的土地情况,还有两年三熟的耕种模式,统统整理下来。

    然后书写奏折,上奏崇康帝,并极力推荐可以将这三种农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只要推广开来,那么整个大夏,以后将再不愁粮荒之事。

    ……

    很快,崇康帝便是收到了贾环送来的奏折。

    看完奏折之后,崇康帝不由又惊又喜。

    对这三种农物的产量,崇康帝并没有丝毫怀疑。

    因为这三种农物,在几十年前就引入到大夏了,并且各地都有小面积的种植。

    只是在此前,没人发现地瓜和玉米也能当做主食食用罢了。

    也没人发现花生可以榨油,花生油的味道,竟是如此美味。

    以前也没有两年三熟的耕种方式。

    而今,如果真的能够将三种农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并且在北方推广两年三熟的耕种方式的话。

    那么整个大夏的粮食收成不说能够翻倍,但是增长四五成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以后将会真的如同贾环所言,大夏境内,将再无饥馁!

    看完奏折之后,崇康帝不由大喜,并且将奏折拿去给内阁几位阁老观看。

    然后让群臣议一议推广之事。(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