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稚嫩的莫唁-《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我看过你的处女作《春夜雨霏霏》,虽然文字略显稚嫩,但很有潜力。当时就想着作者是个心思细腻的女战士,没想到今天见面才知道你是个小伙子。”姜玉楼微笑着赞扬了他一番。

    莫唁脸色通红,不是害羞,纯粹是激动,没有什么比被偶像赞扬更令人欢欣鼓舞的了。

    “谢谢姜老师,请您看一看我的作品吧!”

    莫唁神情激动,双手颤抖着将手稿递到了姜玉楼面前。

    “好,手稿我会看的,咱们进去说话。”

    姜玉楼收下手稿,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在他的带领下,莫唁带着憧憬之情进入了国际大厦。

    莫唁对《最文学》杂志社的第一印象就是大,相比于《莲池》杂志社,这家位于燕京的杂志社无论是从面积还是规模等方面都要大太多。

    “这边走,我的办公室在这边。”

    两人一前一后地进了办公室。

    这时,编辑部里喧哗声四起。

    “咦,跟在社长后面的是谁,新来的编辑还是作家?”

    “希望是编辑,咱们人手还是太少,工作压力太大了。”

    “压力大不怕,想想咱们编辑部的工资,我拿回家后我爸妈脸都笑开花了。”

    “我猜是作家,是社长叫来改稿子的。”

    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办公室里,姜玉楼已经在耐心看稿子了。

    莫唁坐在沙发上,看着鼎鼎大名的姜老师阅读他的稿子,如同学生时代面对老师一般。

    如果被当面退稿,肯定会很尴尬,但他深知自己并无家世背景,也没有学历,参军后能有现在都地位靠的都是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

    但《莲池》是地级市文联发行的刊物,影响力有限。

    想要更进一步,必须在那种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作品,这也是他当初写了几篇作品后投稿《当代》和《收获》等全国闻名杂志社的原因。

    现在,又一个机会近在眼前。

    姜玉楼的大名自不用多说,《最文学》的影响力也不是《莲池》可以比的,如果作品能在《最文学》上发表,对他来说这样的机会,不亚于他当年决定参军!

    莫唁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把握住。

    没过多久,姜玉楼已经看完了手稿。

    手稿里是两部短篇小说,写作水平自然比不上莫唁的巅峰期,而且有个很大的问题。

    他放下手稿后,看着莫唁,表情严肃,“莫唁啊,你的这两个短篇有点问题。”

    莫唁心里咯噔一声,脸色变得煞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