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姜玉楼很喜欢《狩猎》这个名字。 西方有一种典型故事情节——猎杀女巫。一群人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大家都是关系亲近的邻居、朋友。但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指证某个少女是女巫,全镇的人都可以去虐待她,直到把她处死。这样的行为背后,有很多黑暗的推力。比如,有可能只是这个男性想追求女孩却被拒绝,或者某个女性妒忌她,他或她就可能诬告少女是女巫。 原作中,卢卡斯是个狩猎者,后来,他也成了被狩猎的对象。 在这之后的一个星期,姜玉楼每天都会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创作。 好在《狩猎》的故事并不长,他只需要进行本土化修改,添加进去真实的内容就好。 很快,作品已然创作完毕,但发表还是个大问题。 别看最文学是他一言堂,发表与否是他一句话的事。但发表容易,之后呢? 要知道,最文学还是有上级单位的。 这部作品如此敏感,要是他不提前告知市作协的领导,等批评山呼海啸般奔涌而来,他可以不在乎,作协的人不能不在乎。 不过他既然敢把这部小说拿出来,肯定是已经考虑到了发表后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反响。 现在,就看作协的人支不支持他了。 于是乎,他第二天就把稿子递到了作协领导的案头。 他们一开始很好奇,这么多年,姜玉楼还没有把没发表的作品给他们看呢。 等他们看后,才明白为什么。 “他怎么敢?!” 作协领导一阵头皮发麻,实在是这部作品太大胆了! 他们不敢盲目做决策,只能把稿子递给作协最能说话的那个人看。 那个人就是王濛。 王濛如今已经是国家高层,在作协里也是副职,两边都能说上话,也都有决策权。 当他看完后,也是苦笑一声,只是他并没有如有些人所想,将这部作品压下来,而是将几个关键人物叫过来一起开了个闭门会。 其中,就包括事件的主人公姜玉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