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大唐之逍遥王》


    第(2/3)页

    李逍遥等人看着走在前方背影的威武男子,纵然李逍遥武功举世无双,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而且拥有自己的秘密组织,以及情报网。可是,对于突厥国的情况甚少了解;刘文静等人乃是文臣,满腹经纶也不知此人是谁;李靖等大将军对于突厥大将军是谁也不知道,就连一直跟随着李渊南征北讨的将领也是一脸的疑惑的望着李渊,摇摇头道:“属下不知!”

    “他是始毕可汗的儿子,也就是相当于大隋的王子,名曰阿史那吉!”李渊平淡如水地笑道,“阿史那吉乃是始毕可汗的长子,年约十岁便跟随着始毕可汗南征北讨,如今突厥国有此威势,始毕可汗功不可没,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志向远大,一直想要将大隋国纳入突厥的疆土。”

    “阿史那吉曾经随始毕可汗来过晋阳城,那时炀帝杨广登基不久,两人发生了一些摩擦。始毕可汗派遣大将军攻打晋阳城,那时候坐镇太原的乃是裴矩,他听征得炀帝杨广的许可,居然将始毕可汗的数万大军以及当时的统帅全部留在了晋阳城,让他们有来无回。”

    “当初要不是炀帝杨广态度坚硬,不惧任何外敌,也不愿意示弱。当时,朝中大臣纷纷要求杨广讲和,说是为了边陲百姓着想,不能妄动干戈。没想到这件事反而刺激到杨广,他不仅没有停止战争,反而派遣精兵强将,那时候我也被征调前往援助。此次与突厥大战,大隋大胜而归,而突厥却惨败,朝中再也无人敢反对杨广对突厥以及高句丽用兵了。”

    “自此,突厥与大隋势同水火,突厥不再向大隋进贡,而且临近突厥边境百姓终于得到期盼已久的和平。那一战,突厥死伤惨重,国力衰弱,休养生息几年后又再次将目光放到大隋,前后交战数百回合,互有胜负!可是,突厥大军绝不敢轻易涉足晋阳城半步,也使得晋阳城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恍然大悟,李逍遥皱着眉头,道:“难道当初的失败,就是败在了‘空城计’上,否则绝对不会出现不战而退的场面,这大大的打击了士气,理应这么多年过去了,心里的阴影应该消除的差不多了!为何依然会被吓退呢?”

    李逍遥见幼子依然疑惑不解,遂笑了笑道:“当初那一战之中,阿史那吉亲眼见到过当时的场景。如果此次领兵作战的是其他将领,或许又是一场硬仗。但是,阿史那吉经历过那一战后整个人萎靡不振,精神恍惚,始毕可汗为此请了不少名医都束手无策,我想他是准备让阿史那吉从哪里倒下,就从哪里站起,想让他再次振作,可是这给了我们取胜的机会,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

    众人点点头,心里暗暗地佩服李渊的用兵之道,就连李靖都惊讶地望着李渊,他从未想过李逍遥的父亲居然对兵道领悟的如此之深,而且能够利用人心的弱点攻之,取得一场漂亮的胜利。李靖知道李渊这样做其实也在赌博,若是阿史那吉的心理阴影消除了,晋阳城就拱手让人了,这场交锋李渊赌赢了。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周,建立隋朝,停止向突厥的岁贡。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同年,沙钵略可汗即位,西突厥达头可汗拒绝承认沙钵略可汗名义上的宗主地位,在隋朝的离间和攻击下,583年东西突厥正式分裂,并引发内战。

    公元587年,都蓝可汗即位,而隋文帝支持突利反叛。公元599年突利失败,隋文帝立刻隆重迎接突利,并且承认他的可汗地位,让他在河套地区建国,册封突利为启民可汗,做隋的盟邦,******自此分裂,加上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隋朝在和突厥的对抗中处于上风。

    公元602年春,突厥阿勿思力俟斤等南渡黄河,掠夺启民可汗部下男女6千人,牲畜20多万头。隋云州道行军元帅杨素率诸军追击,大破阿勿思力俟斤军,夺回全部被俘人口及被掠畜群,交还启民可汗。当时有许多突厥人投降,长孙晟又建议启民可汗派遣若干使者,分道前往北方招抚铁勒诸部等。

    次年,铁勒的思结、伏利具、浑、斛萨、阿拔、仆骨等10多部,背叛达头可汗,归附启民可汗。奚、霫等5部也内迁。达头可汗西奔吐谷浑,从此在历史上消失。启民可汗把达头的部众收归自己统率。长孙晟送启民可汗北迁碛口使他更便于管理整个******汗国。

    启民可汗为了感激大隋王朝对自己的帮助决定每年向隋朝进贡,大隋与突厥的关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由之前的纳贡国变为接受突厥的进贡国,一时之间朝野欢呼,大隋王朝百姓纷纷称赞隋文帝杨坚的功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