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第156章 太原起兵(六)-《大唐之逍遥王》


    第(3/3)页

    公元609年,也就是大业五年十一月,启民可汗病死。隋炀帝为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立其子咄吉世为始毕可汗。几年以后,始毕可汗的力量逐渐强大。隋朝右光禄大夫裴矩建议削弱他的势力,办法是将宗室女嫁给始毕之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但是,叱吉惧怕始毕可汗责罚,不敢接受。始毕可汗知道这件事以后,对隋朝很不满。

    裴矩又认为突厥人本来很单纯,容易离间他们,只是由于突厥汗国中有许多狡猾的西域胡人给他们出谋划策,所以不好对付。特别是其中的史蜀胡悉最为诡计多端,备受始毕可汗信任,必须除掉此人。经隋炀帝同意后,裴矩派人将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互市”,加以杀害。始毕可汗得知事实真相以后,不再向隋遣使朝贡。

    突厥国的发展历程与大隋王朝脱不了干系,若不是大隋王朝从中干预突厥也不会一分为二,两国之间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隋炀帝杨广与始毕可汗原本就是一对好友,只不过是份属不同的国度。并且,两人都是一国之君,一人是始毕可汗,另一人是大隋王朝的皇帝,两人志向远大,雄心勃勃,可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他们不得不生死相对。

    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巡狩北塞。始毕可汗亲自率领数十万骑兵南下,准备袭击炀帝。若非义成公主事先派人暗中通知隋朝,炀帝及时退避在雁门郡城,齐王杨暕率后军守崞县。突厥大军攻克雁门郡41座城池中的39座,仅雁门、崞两城未被攻破。

    迫于无奈,隋军拆民房的材料增修防御城墙,突厥大军团团围住,使得雁门城中15万军民只剩下二十天的口粮。九月份,隋东都和许多郡的救兵纷纷汇聚忻口。隋大军云集在雁门城中,在义成公主的努力下,突厥国撤军。

    隋炀帝才逃过一劫,若非义成公主通风报信,杨广的命早就丢在北塞之上。经过此役,大隋王朝与突厥国更是势同水火,而且隋炀帝更是派遣大军前往征讨突厥。并且,隋炀帝杨广下令谁敢与突厥有来往一律诛灭九族,因此朝中大臣鲜少与突厥来往,而且杜绝商贩与他们互通贸易,一时之间整个华夏国人心惶惶。

    王威、高俊雅两人通番卖国使得原本跟随他们身后的将领纷纷倒戈相向,李靖控制晋阳军局势变得异常简单。之前与他们两人同流合污的将领,纷纷被李靖斩首。于是,晋阳军再次被李渊控制在手中,手中兵权在握,李渊的底气十足。

    远在汾阳宫的刘武周听闻下属探查而来的情报,得知突厥大军不战而退,吓得他胆颤心惊,急忙退出汾阳宫,返回马邑。而且,与他同谋的王威、高俊雅被李渊斩于晋阳城门口,使得刘武周想要夺取晋阳城的愿望被一盆凉水浇灭。

    刘武周退守马邑,自封为太守,明面上保护城中的百姓,才加强士兵防守,实际上是以防李渊派兵前来征讨,全城戒备,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换防,众多士兵都纷纷猜测太守刘武周到底想干什么。可是,他们身份低下,不敢直言不讳的问明。刘武周明面上说的比较好,让他们也知道刘武周加强防守没有错。

    刘武周加强防守,实际上是杞人忧天。现在的李渊忙得不可开交,之前吓退了突厥的军队,给他留下了足够的时间用来准备,加上刘武周心生胆怯撤离汾阳宫,回返马邑,使得李渊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绪。

    大业十四年农历七月,李渊率领三万余名士兵誓师,正式起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