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第252章 朝堂之争-《大唐之逍遥王》
第(2/3)页
“父皇,距离朝会还有两个时辰,您还是早些歇息!”李逍遥恭敬地说道。
唐高祖李渊不以为然地笑道:“不妨事,今日朕要与你好好地聊聊,我们父子两人好久没有坐下说说话了。”李渊又大喝一声:“来人,吩咐御膳房端上一些酒菜前来,朕要与逍遥王秉烛夜谈!”随着李渊的一声令下,身边的太监急忙小跑出去,当夜,李逍遥就留在书房内,与李逍遥一起喝着御酒,畅谈心中的构想,两人之间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李逍遥也感受到李渊对自己的戒心放下了,也就什么都不顾忌了,两人就喝着御酒好好地秉烛夜谈一宿。
次日,一宿未睡的唐高祖李渊在太监的提醒下,与李逍遥一起前往大殿内,他一如既往的龙行虎步的大步向前,缓缓地坐在了龙椅上,群臣全部躬身高喝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高祖李渊沉声道:“众爱卿,平身!”然后,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诸位爱卿,昨夜朕与逍遥王秉烛夜谈,逍遥王与朕提出一道新的政策,朕以为不错,不知爱卿以为如何?”李渊笑逐颜开地看向了李逍遥,李逍遥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他站出身来,高声说道:“启奏父皇,儿臣以为当废除‘察举制’,推行‘科举制’!”
朝中大臣一听‘科举制’,面面相觑,诧异地看着李逍遥,长孙无忌沉声道:“不知逍遥王所说的‘科举制’是何物?臣,烦请王爷详细说明!”
“既然长孙大人想要知道,本王今日就像诸位大人详细说明!”李逍遥微微一笑道,“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朝廷所有,允许自由报考,也就是怀牒谱自荐于州县,最主要的是以成绩定取舍,并非是之前的他荐。”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科,是为了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明字科,选举的是文字理论及书法人才,考《说文》、《字林》;明算科,考算术,范围很广,选算术人才。”
“秀才统称饱读诗书之人,俊士等科不需要经常举行,真正考得是明经科、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得是四书五经,《礼记》、《春秋》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论语》、《孟子》、《尚书》为小经。”
“至于进士科主要考策问,又分为对策和射策两部分。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是由应举者用矢投射,并解释射中的疑难问题。并且,还要考核贴经,杂文,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春秋》的内容。”
李逍遥侃侃而谈,微微一笑道:“不知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紧锁眉头,沉声道:“启奏皇上,臣以为此制不适合大唐。”
第(2/3)页